读《捕捉儿童敏感期》有感
来源: 周静发布人:徐美新 点击数: 9220日期: 2020-07-03 09:49
《捕捉儿童敏感期》是我从事幼教工作后阅读的第一本与专业有关的书籍,当时最多的感悟是对于我做为妈妈这一角色而言,在这个超长寒假,我再次翻看这本书,忽有一种幡然大悟、茅塞顿开的感觉!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将自己的记忆一点一滴的打开,经历的种种便都有了答案。
现在,我是一名工作多年的幼儿园老师,同时也是一位母亲,在工作与育儿中经历孩子的种种表现,也有很多的困惑难以去解决。这些困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原来这些行为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这就是孩子所经历的不同的“敏感期”。在幼儿园中总是遇到许多情况特殊的孩子,这些孩子不是某一方面有缺陷,而仅仅是表现的和同伴有一点差异,而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往往与幼儿的性格有关,这也是每个孩子具有的特殊敏感期,老师应该如何引导,帮助幼儿度过这个敏感期至关重要,教师应该与家长配合,共同促进发展。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家长与幼儿要经常谈心,密切配合老师共同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形成幼儿良好性格的关键。很多时候,老师发现问题之后都要和父母多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们常说:老师的话比我们的话管用!其实,幼儿同样很重视家长说的话。
我们班就发生了这么一件小事:刚开学,王浩宇的爸爸找我,问我孩子几点可以吃好饭,他要来给浩浩鼻子里滴药水(治鼻炎),我跟他说“一般孩子们11点15分可以吃完,你就可以过来了。”于是他爸爸每天11点15分准时到幼儿园给浩浩滴药。第一天我跟浩浩说:“你今天可得加油啊,不然爸爸来了你还没吃完,就要叫他等了。”于是他马上端起饭碗吃了起来,并且在15分之前把自己的饭菜都吃完了。第二天,吃的是他不太喜欢吃的牛肉,我看到他用筷子在菜碗里搅了一下,然后叹了口气,就不动了,过了一会,我走过去发现他还是没动,我对他说:“浩浩,怎么不吃呀?”他听到我的声音,马上抬头,很激动的问我:“老师!现在几点?”我说:“十一点十分呀。”他说:“还有几分钟?”我马上领悟到他的意思是距离他爸爸来幼儿园还有几分钟。我说:“还有五分钟。”他马上端起饭菜吃了起来,不到三分钟就全吃完了。之后的每一天,一坐到饭桌前,浩浩就会问我:“老师还有几分钟啊?”自从王浩宇的爸爸要来给他滴药之后,他每天都能很准时的把自己的饭菜吃完,饭后能见到爸爸这件事给了他赶紧吃完饭菜的动力。
无疑,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每一个敏感期的到来的处理,需要父母、老师有科学的方法,有足够的耐心,我们需要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最最重要的是给孩子一个爱与自由的环境,去学习爱、实践爱!平时我很注意与家长的沟通,也采用了各种方式时常与家长交流,家长有疑问也能积极与我沟通,觉得老师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够好,他们也会及时提出,以便教师自我提高。比如通过这次的家长半日活动,家长们提出在教育活动时要多关注那些不举手的内向孩子。是啊,在教学活动时,我们的目光总是被积极举手的孩子吸引了,而坐在角落里的内向的孩子,被我们遗忘了,正是因为家长的提醒,我们才能更加关注到个体。我们也会通过成长档案,向家长展示幼儿近一主题中的进步与不足,让家长更了解幼儿的在园情况,家园配合,共同努力帮助幼儿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改正不足。
总之,作为一名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对待特别的孩子更应该多给他们一些关心与帮助,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平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既尊重孩子,又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其次当孩子犯错时,要用正确的态度和艺术的方式,耐心引导,悉心教育,如提醒孩子换位思考,和孩子共同分析犯错原因,教师善于观察孩子,研究孩子,给予正确的引导才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