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种植初体验
来源: 周静发布人:徐美新 点击数: 1399日期: 2021-01-15 10:04
活动起源
夏天悄悄来到我们的身边,西瓜、小番茄等水果宝宝也都成熟了,小朋友慵懒的醒来,吃一吃清爽的水果再好不过了。午睡起床,老师给小朋友介绍今天吃的点心:“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吃的点心是菠菜鸡丝粥和小番茄,有很有营养的菠菜,还有酸酸甜甜的小番茄!”言言:“耶!我最喜欢吃小番茄了,我家里也有好多呢!”雯雯:“我也喜欢吃的!”小朋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准备开始吃点心。今天的粥有些烫,大家一边吹一边吃很快就吃完了一大碗粥,“吃完粥的小朋友把小碗放好,自己去取小番茄,再回到座位上吃哦。”几分钟过去了,小朋友们很快吃完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点心,我走到餐柜上一看,“怎么还有这么多小番茄呀?小朋友们都吃了吗?”“我吃了”“我也吃了”“我也吃过了”……,小朋友们都表示已经吃了,我又问:“看来今天食堂阿姨给我们的小番茄太多了,还有小朋友想吃小番茄吗?想吃的自己来拿,这里还有好多呢!”说完,言言、雯雯和楠楠走上前来,开心的吃了起来。
过了几分钟,老师走向前去查看,发现还剩下好多小番茄,于是老师问:“小朋友们,这个小番茄还剩这么多,怎么办?”轩轩:“妈妈说不能浪费的,把他们做成番茄酱吧,放在瓶子里这样明天还可以吃,”言言:“不行,我们没有工具,不能做番茄酱的,要不我们来种小番茄吧,把它们放在泥土里看看它们会不会长出新的小番茄!”师:“嗯…制作番茄酱可能难度有些大,缺少一点工具,不过我们可以尝试种一种小番茄,你们同意吗?”“好!”
《指南》中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故事的起源来自于某一天的午点时间,小朋友吃完后发现还剩下了很多的小番茄,多出来的怎么办呢?可不能浪费,于是老师设计了开放性的问题:“小番茄剩了这么多怎么办?”小朋友马上开放思维,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了“制作番茄酱”、“种小番茄”的想法,而教师及时抓住了幼儿的想法,与孩子们展开讨论,但由于幼儿的种植经验的缺乏,关于“现在是不是番茄种植的季节?”“番茄需要怎么种植?”等问题都一无所知,因此决定开展一次番茄种植初体验。
一、播种初体验
“种子还在番茄里面呢,我们要把它们切开来吗?”轩轩想到了一个问题。“我觉得可以直接往土里塞。”“我觉得可以用刀把番茄切开,找到种子再种。”小朋友们开始发表自己的想法了。“那就都试一试吧。”轩轩给大家做了一个总结。说完,他从理发店的柜子中找到了塑料小刀,孩子们一手捏着番茄,一手握着小刀,开始切番茄了,原本想整个一起种的小朋友也忘记了自己的想法,都要把番茄切开了。番茄切好了,种在哪里呢?老师告诉小朋友们,种子需要在室内培育出苗才能移植到外面去,所以我们得找个盆子,放些土,在室内培育。宇宇一眼就看到自然角的柜子里有一个大的塑料盆,那是个空盆,他马上搬出来问:“我们把番茄种在这里怎么样?”心心马上赞成“但是里面还没有土呢。”润润、宇宇、轩轩抢着说:“我去外面挖一些。”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到户外,有的小朋友用小盆子松土,有的小朋友用双手将土捧到盆子里,不一会儿,盆子里就装满泥土了。
回到教室,孩子们就“如何播种”展开了讨论:“直接把种子洒在泥土上就好了呀。”“我看到我奶奶种菜的时候是要先在土里挖个小洞的。”“我也觉得直接撒上去就好了呀。”“那我们可以撒一些种子在泥土上面,也可以戳几个小洞,把种子埋起来。”老师给小朋友们提了一个小建议。说完大家就开始动手了,一一用小剪刀戳了小洞,抓一些番茄籽埋好,心心把番茄籽一粒粒洒在泥土上……一切完成后,轩轩给泥土浇上了充分的水分。
分析:
小班幼儿对于种植植物的认识并不是很丰富,趁着这次机会,鼓励孩子们自己探索发现种植的秘密。他们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表达出来,因为是我们的初次种植活动,所以我们把大家的意见都采纳,什么样的方式都试一试,看看到底番茄的籽到底会不会长出苗来。同时设计调查表,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番茄的种植季节、成长的环境条件、种植的方法等,共同反思我们这个季节能否种植成功,为幼儿做知识储备,也为今后万一没有种植成功寻找原因。
二、观察初体验
周一早晨来园,发现盆中的种子居然露出了小芽。轩轩一到学校就发现了这个大秘密。他赶紧跑进教室,跟楠楠说,楠楠也赶紧跟着来到走廊:“哇,真的长出苗苗了。”两个小朋友的呼喊声引来了其他小朋友。上周五还没有动静的土里居然长出了6棵小苗。我们需要把小苗的变化记录下来。轩轩拿来了水彩笔,楠楠拿出了便利贴,开始准备把自己观察到的记录下来。轩轩边画边说:“今天我看到番茄长出了两片叶子,叶子是绿色的,小小的。”然后他在便利贴上记录了两片绿色的叶子。楠楠说:“我看到有一棵小苗的叶子是一点点大的。”于是她画了一粒小小的绿色。记录完毕,他们把便利贴贴到了相应的日期中,其他小朋友过来看到了,也开始拿着便利贴做起了记录。
分析:
《指南》中指出: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在支持孩子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到能力。孩子们自主探究着自然界中到奥秘,孩子们会观察番茄的变化,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在记录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特色。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同时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供幼儿记录,鼓励幼儿将自己观察到的变化记录下来。鼓励幼儿每天都进行观察,记录番茄成长的点滴,并引导幼儿与他人交流自己的发现,发展幼儿的探究能力与观察能力。
三、移植初体验
一个月过去了,看着盆中的小苗从两片叶子慢慢长成四五片叶子,茎也变得越来越粗壮了,是时候把番茄苗移植到种植园地去了。我们来到种植园地,先看看其他班的植物是怎么种植的,发现有的班还是空空的,有的班是直接播撒的菜籽,因此长出来的小苗是一丛一丛的,有的班是移植的,排列成三队,每株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老师问:“我们班的小番茄应该用哪种移植方式呢?”孩子们异口同声:“我们也要一株一株种进地里!”那就开工吧!首先是松土的工作,连续下了好几天的雨之后,泥土变得格外紧实,所以我们要把泥土翻松,心心拿着小铁耙,耙得可认真了。松完土,就该把小苗种进土里啦,媛媛用小铲子在土里挖了个洞,然后拿起一株苗,放进去,最后捧一些土盖上,将小苗周边的土盖严实……当所有的小苗都被移植到土地里之后,老师提醒小朋友:“要给小苗浇点水,这叫生根水,将他们和土地很好的联系到一起,这样小苗才会健康成长哦!”孩子们雀跃了,马上找来水壶,开始给小苗浇水。
分析:
意大利幼教专家蒙台梭利认为:“环境应是为儿童的,为儿童使用的。建立一个配备好的周边环境,适合儿童发展。”在我们的种植园地中可以参观到别的班的种植方式,给孩子学习的机会。纵观古今中外,众多教育家都认为,自然与人类关系密切,人要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学习、生活,艺术要师法自然,要培养一种享受、爱护、尊重大自然的情趣。在这一次的探索中,幼儿尝试种植的方式,运用铁耙、铲子、水壶等工具,给了幼儿一个劳动工具的概念。教师要做的就是多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孩子,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鼓励他们尝试。
写在课程故事后面的话:
孩子们,没想到点心时多出来的这些小番茄可以引起大家的讨论,经过大家的探索,小番茄居然真的能长出小苗,而小苗在你们的细心照顾与观察下长的如此健壮,现在我们已经把苗移植到室外,我们的番茄种植初体验是成功的。在播种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了家长资源、生生互动,以同伴、家人的种植经验来进行尝试,使个体经验转化为集体经验。现在番茄苗已经移植,接下来我们还将进一步探索番茄成长记、番茄收获记……让我们一起在大自然中探索收获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