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角活动中幼儿的行为探究 ——以中班“小麦水培”试验为例

来源: 汤焕焕发布人:高晓丽 点击数: 2607日期: 2022-12-02 08:24

内容摘要:在班级自然角中,幼儿会进行观察动植物、浇水、修剪黄叶等活动,在这些行为背后不仅仅代表幼儿的观察能力,而是表露出幼儿在动作、语言、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幼儿提供充分尝试的机会,鼓励他们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自主操作获取经验。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游戏活动,在自然角活动中亦是如此。

关键字:幼儿行为  实验观察  能力提升  

 

一、活动背景:

这学期我们准备在种植园地播种小麦,由于中班幼儿缺乏小麦种植经验,就向家长发放了“小麦调查表”。从调查表反馈得知,小麦除了种在泥土里还能水培。于是,我们除了在土里播种小麦,同时孩子在教室里进行了小麦水培发芽的试验,在小麦发芽过程中,开启了一场水培小麦探索之旅。

二、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在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中认为,儿童中蕴藏着半富的创造潜力,只要加以适当的训练,就不难养成他们的这一种创造的能力。而培养这种创造力的方法,就是用科学武装儿童的头脑,让他们从做中学,做中求创造,以手脑并用的方式去劳动,去创造。种子水培发芽试验孩子们并不陌生,在小班的时候我们进行过红豆、绿豆的发芽试验,不过那时孩子们更多的是从欣赏的角度去观察。升入中班后,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我们应该让幼儿自由尝试,大胆试验,宽容试错。因此,在后期预设中旨在帮助幼儿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通过自主观察、试验、记录、写生等多形式的表征感受小麦水培的生长过程,初步建立科学的观察方法,在观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活动过程

观察实录1:杭苏在观察时发现有的小麦粒长了一层绒绒的小白毛,他赶紧分享给小伙伴:“小麦长毛了!”孩子们开始讨论起来。

梓涵说:白白的像小麦穿了件衣服。

兮兮说:像白白的棉花糖。

俊熙说:是发霉啦!坏掉了。

11月15日,诗雯来到了观察区,她凑近6号发芽盆喊道:“好臭呀!”俊熙也凑过来:“发霉的小麦好多呀?”在交流观察情况时,孩子们发现有的盆里发霉的多,有的盆里发霉的少,有的水臭了,有的没臭。为了弄清楚有多少发霉的,孩子们决定用数一数的方法来比较。最后我们得出了这样一张记录表:

小麦霉变观察记录表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

11.16

小麦霉变数量

15

3

11

16

1

16

11.17

小麦霉变数量

16

5

15

18

1

20

11.18

小麦霉变数量

17

7

18

19

3

22

水的气味

有点臭

不臭

不臭

最臭

通过三天的连续观察,孩子们有了自己的发现:

萱萱:发霉多的水就臭了,少的水就不臭。

辰辰:小麦发霉越来越多了,水也越来越臭了,还变黄了!

依依:本来小麦是一个霉的,后边边上的也霉了,变成了一大块。

经过讨论后大家知道了发霉的小麦就像感冒病毒一样有传染性,会把边上好的小麦也变霉,为了继续进行小麦水培,大家决定将霉的小麦挑出来并更换干净的水。后来每天换水后,小麦霉变的情况改善了许多。

在小麦水培发芽的过程中,孩子们对小麦发芽保持高涨的热情,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去看小麦发芽情况。在观察中孩子们表现出初步的探究能力、表征能力,他们能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他们发现了小麦叶子细长的外形、发达的根系、趋光性以及霉变等特征。在发现小麦发霉的现象后,还进行一个持续性观察。在三天的观察中,幼儿表现出多样的观察方式,他们会数发霉小麦的数量、闻水的气味、看水的颜色,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小麦发霉越多水越臭的结论。

在活动中,教师给予幼儿充分观察、表征、交流的机会,在幼儿自己发现的基础上在进行小麦特点的知识普及,这样幼儿就能生动形象地理解小麦趋光性等生长特点。教师是支持者、引导者,当幼儿发现小麦霉变后,教师并没有直接挑出霉变的小麦,而是顺应孩子的兴趣继续让他们观察。在活动中幼儿历经发现—思考—观察—猜测—验证的过程,这样的实践经历,帮助他们获得新的经验。

观察实录2小麦开始爆芽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孩子们都在感慨:“小麦发芽啦,长高了,长得好快呀!”听到孩子们的谈论,教师抛出了问题“那小麦到底长得有多高了?长得有多快?”于是一场“小麦大测量”活动开始了。

在开始测量前大家进行了谈话:怎样对小麦进行测量,用什么方法?需要什么材料和工具?经过讨论孩子们探讨出5种测量的方法:

第一种:用手指头比一下,看一看到手指的哪一节?

第二种:用吸管去量一量,然后在小麦高度画一条线。

第三种:用毛根量出高度,然后在那个位置把毛根折一下就知道了。

第四组:用瓶子量,把量出来的的高度再画到纸上。

第五组:用尺子量,看到尺子的哪个数字。

大家分成了5组,每组用自己组里商量好的办法开始测量小麦,在测量记录的时候发生了一些问题:用手指测量的孩子结果不统一,有的到手指第一节,有的到一节半,也有的孩子交流的时候忘记了;用尺子量的小朋友还不太会读刻度,也不会写数字,导致记录困难;用瓶子的因为瓶子太大没有办法贴合小麦,导致记录结果不精确。后来大家一直认为用吸管和毛根测量最简便。

过了两天,我们一起交流了孩子们的测量结果,杭杭说:“我量的小麦比杨子涛的高!”可是萱萱说:“不对,他们不一样齐,比的时候下面要对齐的!”原来在比较的时候杭杭把记录纸对齐了而没有把测量线对齐,于是只能重新比。而有的测量线画的斜斜的很难进行比较,该怎么办呢?这时萱萱又说:“量的时候比吸管就好了!”其他孩子还提出有的小麦长得高有的长得矮,应该测量哪一颗?最终我们确定了测量方式:固定测量5号发芽盆,原因是孩子们觉得它长得最快。测量时先找到最高的小麦,把吸管放在那颗小麦边上,用笔画在叶尖出做好标记线,然后在标记线处剪断,把剪下来的吸管按照日期排好,就能直观明了地观察小麦生长高度。就这样“小麦生长观测图”就诞生了。

看着小麦一天天长大,生长观测图上的记录也越来越多,孩子们也有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有的吸管一下子就长了很多?有的吸管反而变短了?有的吸管好几天都是一样长?通过讨论发现,小麦刚开始生长速度最快,后来变慢了,等长到一定高度后几乎就不再长高;有的吸管比前面的短,可能时因为测量的时候没有找到最高的那颗小麦。

在小麦测量活动中,幼儿将“长得快”这样抽象的概念具化到实际的测量活动。一开始,幼儿迁移了各种测量经验提出不同的测量方法。在实际测量中经历了困难后知道手指、瓶子不适合用来测量;在比较测量结果时,知道要一端对其;在测量活动中不断思考,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小麦发芽不仅是单一的种植观察,也是综合性的活动。在经历了这次测量活动后,幼儿对测量活动产生了兴趣,有的幼儿会拿着尺子量各种物体,尝试读上面的数值。教师的“后退”,是放手给幼儿更多的空间去探索尝试;尝试前的“讨论”,是幼儿之间思维火花的碰撞;活动后的“分享”,是幼儿对自己活动的认证思考。一次次的测量过程都见证着幼儿知识经验的再次提升。

观察实录3一次在观看种植园地小麦生长照片时,大家被一株黄色的小麦吸引了,纷纷发起疑惑“这个小麦怎么是黄色的呀?小麦发芽不应该是绿的吗?”这时灏雨说:“这个黄色的小麦是我从泥土块下面发现的。”大家猜测可能是因为小麦被盖住了才会变黄吧,于是大家决定在教室里尝试培育黄色的小麦。

“怎样才能种出黄色的小麦?”又一次团讨开始了:

梓涵:把小麦盖住,像捉迷藏一样。

灏雨:用石头压住!

心怡:不行,会压断的,造一个小黑屋吧!

睿睿:藏在柜子里。

佳诚:用树枝盖在上面搭一个屋顶。

睿睿:树枝太细了,有光漏进去,小麦还是绿的。

佳诚:那就用纸,纸大。

经过一番讨论,孩子们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分成四组进行试验:

第一组把小麦藏起来,梓彤在教室里到处溜达了一圈,决定把小麦藏在自己的抽屉里,她把自己抽屉里的东西都拿来出来,小心翼翼地将小麦放了进去,紧紧地关上抽屉。

第二组用纸盖起来,佳诚他们去材料区每拿了一张白纸折了起来,对折一下做了个斜坡屋顶,发现透光后决定就把白纸盖住,一连盖了四五张白纸;

第三组用积木围挡,梓涵用长长的积木一个接一个排在白框上,四周还用积木围起来搭了一个小屋的造型

第四组把小麦藏在纸箱里,可是心怡找了好久也没找到纸箱,生活老师帮他们找到了合适的纸箱。把小麦放进去后心怡发现纸箱盖起来后还露着一条缝,于是找来胶带和睿睿一起把盒子黏了起来。

完成试验布置后,孩子们又做了告知牌,告诉今天没来的小朋友:这里有小麦不能打开。每次给小麦换水的时候,孩子们都小心翼翼,飞快地完成换水,生怕照到阳光,用积木围挡的那一组发现每次换完水再搭小屋的造型很麻烦,所以干脆只在上面搭一层长积木。

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小麦发芽了,真的是黄黄的叶子,而用积木围挡的那一组小麦有些微微泛绿。梓涵说可能是我们偷懒了,边上没有围起来的缘故。总之,黄色小麦成功发芽啦!孩子们欢呼雀跃。

小麦的种植发芽活动成立幼儿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除了观察教室里的水培小麦,孩子们也很关心种植园地里的小麦,几乎每天都会去看,正是在这样的牵挂下才会有细致的发现。在讨论如何搭建“小黑屋”时,幼儿展现了奇特的想法和严谨的思考;在营造“小黑屋”时,幼儿之间拥有了团队合作的默契;给小麦换水过程中,幼儿尽自己的努力保持科学的严谨性。

在观察中,一颗黄色的小麦激起幼儿关注,这是一个在发芽活动中意外的发现,同时也让教师看到了教育契机,因此有了“黄色小麦”的诞生。培育出黄色小麦后活动就结束了吗?仅仅是让幼儿体验实验成功带来的满足感吗?不,还可以深入下去,因次又开始一次“黄色食物”的思考:如果把其他水培植物放在小黑屋里,也会变黄吗?还有其他的黄色食物吗?为什么放在小黑屋里小麦就变黄了?进一步的探究活动还在继续。

四、活动反思

第一,以“自然”为媒介,捕捉幼儿的探究兴趣。在活动中,教师能时刻紧跟幼儿的游戏,敏锐地察觉到他们的关注点。根据幼儿的兴趣抛出问题,促进幼儿进一步地探究。

第二,以“后退”为支持,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教师在活动中大部分时间在观察,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倾听幼儿的游戏语言。当幼儿遇到问题时常常会将问题再抛回去:“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呢?让我们去问问其他小朋友吧!”在教师的一次次后退中,幼儿学会了自己思考、请教他人;教师为幼儿营造宽松的氛围,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想法,甚至是“错误”的想法;鼓励引导幼儿“试一试”,让他们在亲身操作中获得直接感知。活动中,幼儿是专注的、积极的、大胆猜想和敢于实践的。

第三,以“团讨”为促发,提升幼儿的经验能力。每当出现新问题,教师都会拿来和幼儿共同讨论。活动前的讨论是集思广益,活动中的讨论是策略调整,活动后的讨论是经验提升。教师也会用照片和视频记录活动过程,方便幼儿讨论,正式在不断的探讨中,幼儿的经验能力也不断提高。

传统教育把学校与社会、课堂与自然隔离开来,把学校变成了“知识的牢狱”。这种做法“把—本教科书摊开来,遮住了儿童的两只眼睛,儿童所看见的世界,不讨是一本6寸高8寸阔的书本世界而已。一天到晚要儿童在这个渺小的书本世界早面去求知识,去求学问,去学做人,岂不是等于梦想吗?”所以,活教育的课程论明确宣布:“我们要利用大自然、大社会做我们的活教材。”而班级中的自然角不正是一个小自然吗?

 

 

 

参考文献:

[1] 李季眉,冯小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 [美】马乔丽·J.科斯泰尼克,安妮·K.索德曼,艾丽斯·菲普斯·惠仁,米歇尔·L.鲁皮铂.发展适宜性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