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游戏打开通往自然之窗 ——读《与孩子共享自然》有感

来源: 董婕发布人:高晓丽 点击数: 1165日期: 2023-03-03 11:55

在大自然中游玩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大自然中通过游戏向幼儿进行教育幼儿最容易接受,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学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这次学期我们带孩子一起走进我们的小自然:种植园地,一起探索自然,认识世界,发现自然,激发孩子兴趣好奇心和探究欲,让自然成为儿童学习成长最天然的场所和资源。这学期我阅读了《与孩子共享自然》,书中作者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让我们也能明白《与孩子共享自然》并不是一本“看看就好”的书。每个孩子的成长、学习、体验、价值观,都离不开成年人的引领和指导

一、以“放手”的态度,“看见”幼儿的游戏

学会放手,并不是完全放手,听之任之,而是要担任好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为幼儿创设有利条件,从他们的兴趣出发,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幼儿兴趣出发,加之幼儿自身探索,自己动手,活动往往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人常说:“启其蒙而引其趣”,教师要捕捉孩子们的兴趣点,以观察者、支持者的角色融入到课程中。

二、以谈话为导向,支持幼儿探索。

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介入要讲究适时性,幼儿开始活动时,教师的定位是观察者,通过观察,达到了解。小班幼儿经常会遇到进行不下去的时候,特别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的探索欲望经常是断断续续的,有的的时候甚至进行到一半时就没有了探究意识。因此,教师更应该做的是在幼儿遇到问题时,用合适地方式去引导幼儿,我在这个阶段采用的是谈话的方式,通过与幼儿的谈话让幼儿自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幼儿得以继续下去。

三、以欣赏的眼光,发现幼儿的学习品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幼儿在与萝卜的互动中,亲近自然,以一种积极向往的态度接触自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 明确提出:“儿童要亲近自然、走进自然、体验自然”,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更多的激发孩子亲近自然,做自然自在的教育,让孩子成为风的孩子、让孩子成为泥土的孩子、让孩子成为雨的孩子、让孩子成为自然的孩子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